華人特殊兒童之友重新開張 1年不見 學員難掩興奮

記者江碩涵/聖荷西報導 (原文轉載至世界新聞網 2021-07-24 02:16)

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,許多行業、學校陸續恢復上班、上課。華人特殊兒童之友(FCSN)30也於本月19日正式重新開張,迎來許多學員到現場。特殊兒童之友的學員看到彼此都格外想念與開心,老師們非常開心全部學員平安歸來上課,好像大家合作打了一場硬仗,戰勝了疫情,終於能團聚。

華人特殊兒童之友(FCSN)本月19日恢復實體上課,許多學員都非常開心,終於能見到同學與老師。(記者江碩涵/攝影)

華人特殊兒童之友會執行長葉愛卿(Sylvia Yeh)說,對於一般家庭或學生而言,居家避疫是件相當辛苦的事。對於特殊兒來說辛苦恐怕得加上好幾倍,許多特殊兒得花更多時間透過視訊上課,有些則是因為家庭缺乏硬體設備,或是家庭缺少懂得使用電腦設備的家人,因此還需要老師個別上課,因此這一整年來,協會必須花至少兩倍的人力、物力,來維持讓特殊兒們得到更多照顧與關懷。

華人特殊兒童之友會南灣計畫總監Vivian Chung表示,疫情期間也發生過一些小故事,例如有些特殊兒沒有辦法接受視訊上課,可能得由老師親自到家上課,但因為情緒過度緊張,所以老師必須陪著特殊兒在外健行、散步好一陣子,才有辦法開始進入課程,有些特殊兒則需要不斷的重新訓練、講解為何現在不能實體上課的原因理由。

她分析,疫情期間為了讓大家都能繼續維持課程訓練,也因此特別開授了有關社交、情緒的課程,也有更多圖像、繪畫、刺繡、樂高等課程,讓特殊兒從中獲得更多社交學習。Vivian Chung說,除了特殊兒們需要練習使用電腦外,連老師們自己也學習了許多電腦技能,無形中加強了更多教授視訊的課程的能力,創下17個月來課程無間斷的紀錄。

此外,華人特殊兒童之友會在今年1、2月時,就已與阿拉米達縣衛生部門合作,在佛利蒙特殊之友會設立移動疫苗接種站,也讓許多特殊兒及他們的家庭相當感念。葉愛卿說,特殊兒與一般人的情緒與感受能力還是不太一樣,有些孩子沒辦法在一般場合打疫苗,他們可能會因為過度緊張而情緒崩壞,也沒辦法與一般人一樣大排長龍。但他們是最需要被保護的一群人,也因此協會率先申請開打疫苗,讓特殊兒們回到他們平常上課、聚會最常到的地方,由老師帶領著,慢慢施打疫苗。

她分享,大部分特殊兒因為有老師、家長陪伴,都順利施打了疫苗,但仍有情緒緊張的學員,即便在熟悉的地方打疫苗,也還是非常失控,但因為就在協會裡面,所以他可以有空間舒緩他的情緒,最後多花了半小時,但仍順利打到疫苗。最後協會協助了300多位學員、家長、工作人員施打疫苗。

自從6月中灣區解封後,協會也開始規畫七月讓學員們回到協會內實體上課。葉愛卿說,老師和工作人員花了一個月重新整理設施,做各種勞作來歡迎學員歸來,並安排各種課程,讓學員可以立刻熟悉實體上課的感覺,才實施一周,已經獲得非常多正面回饋,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學員回到正常上課模式,希望能在10月時全面恢復上課。

葉愛卿說,一整年不見這些學員,大家都格外思念,尤其特殊兒的情緒感受比一般人更為深刻,且他們非常棒,能把口罩戴好,遵守防疫措施,然後用他們的語言或方法來表達他們的喜悅,看到這一幕,就會覺得非常值得,「好像大家一起完成了某個很重要的任務、打了一場勝利的仗。」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